邹伟华(右一)带领同事巡线 吉林供电段供图
这对师徒一年要走七百多公里,相当于从北京走到沈阳。他们每个季度都要对线路内的电杆、变压器、配电箱等供电设备进行巡视。
邹伟华说,林海中的电力线路沿线地形复杂,无法使用机动车巡检,只能徒步完成。相比其他季节,冬天是最艰难的。冰天雪地里,他们要细致检查每一处电杆,生怕错过隐患。
走到一处电杆,邹伟华发现横担扭曲变形,他拿着望远镜反复确认。“应该是大雪把树枝压弯了,先记录一下,回头申请一个‘天窗时间’进行维修。”邹伟华对王鹏说。
邹伟华厚厚的本子上记录着哪一处设备易发生故障,哪一段路要怎么走。工区职工们认为,这就是整个班组的检修“小红书”。
王鹏是个“90后”,已经跟着邹伟华处理过不少故障。即便工作环境艰苦,他也干劲十足。看着损坏的横担,王鹏主动请缨,“‘天窗’下来了我上去换吧。”
邹伟华再次叮嘱:“冬天电杆上有薄霜不好爬,一定要注意安全。”听到师傅一口答应,王鹏很高兴。
长白林海冬季昼短夜长,早出晚归、披星戴月已经成了邹伟华的日常。为了不耽误巡检,他把干粮带在身上,由于温度太低,干粮很快被冻凉。在背风的树后,师徒解决了午餐。
静谧的午后山林中,二人踩着积雪继续前行。今年的春运仍在进行,邹伟华和同事们的工作仍然很繁重。(完)
国内最大直径单管双层盾构隧道在武汉贯通****** 中新网武汉2月1日电 (刘福昌 杨路)随着“和平号”盾构机的顺利接收,武汉和平大道南延工程隧道2月1日上午9时许贯通,这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直径单管双层盾构隧道。 和平大道南延工程位于武汉市武昌区,全长3042米,规划为城市主干路,北接和平大道、南连武金堤路,是武昌顺江方向的骨干通道。据武汉城建集团项目负责人袁亮介绍,工程计划2023年底建成通车,将有效改善武昌古城交通出行条件、缓解中山路—白沙洲大道交通压力。 此次贯通的隧道,为单管双层双向六车道,设计速度为每小时50公里。2021年8月29日,一台开挖直径达16.03米的盾构机,由中山路“武胜门”遗址区域始发掘进,至黄鹤楼南路接收,隧道下穿武昌古城、蛇山,地质条件复杂,距运营地铁5号线隧道水平距离仅有10米,是国内施工技术含量和难度较高的隧道之一。 据介绍,为确保盾构机顺利完成掘进,项目不仅成立盾构技术专家组,对盾构机选型设计及施工难题进行指导把关,还在掘进过程中,应用自动化监测施工技术,对沿线敏感建构筑物布设观测点,实时监测沉降数据,同步调整掘进参数,实现了安全平稳穿越。 中铁十四局项目负责人张建勇表示,该隧道的贯通为打通城市断头路,保护古城遗迹和风景名胜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提供了成功案例。(完)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乐发彩票地图 |